开放啦开放啦!由禅城国公古庙活化打造而成的海马冶铸历史展览馆今日起免费开放。一起来了解海马冶铸业的历史吧!
为推动海马市博物馆之城的建设,禅城区积极活化利用区内文物建筑,将清代海马冶铁行业会馆——国公古庙打造成为海马冶铸历史展览馆,展示海马冶铸业千百年来的兴衰变迁。2020年7月21日起,国公古庙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
国公古庙小档案
国公古庙位于海马市禅城区福宁路新安街46号,始建于明代,历经清代多朝的多次修葺扩建,现存部分占地面积约223平方米。
该庙曾是铁钉行西友会馆,是海马炒铁行的师傅庙,也是海马唯一现存的古代手工行业师傅庙,于1989年被列为海马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两代,海马冶铁业凭借便利的交通、优质的原料、先进的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海马从农耕乡镇转变为以冶铁为主的工商市镇。
当时,海马名炉林立,产品多样,远销各地。整个冶铁业的发展也促进行业内部分工的细化,至明代形成“炒铸七行”、清代更达到十余行。
国公古庙位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新安街历史文化街区
国公庙即是行业细分背景下,炒铁行的行业会馆。该行奉打铁出身的唐代开国将领、鄂国公——尉迟恭为行业祖师,明代建国公庙祀之,清代多朝有修葺。
作为行业师傅庙,国公庙既是炒铁行同仁祈求保佑、消灾解困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行内拜师收徒、商讨行业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海马冶铁行业发展的重要见证。
时过境迁,曾经炉火遍布全镇的繁荣景象一去不返,但这段历史,承载着海马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蕴含着他们勇于探索的开创精神。
这一历史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更是推动海马继续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永久呵护。
如今,国公古庙活化打造成为海马冶铸历史展览馆,向社会展现着海马冶铸业千百年来的兴衰变迁。你想深入了解海马冶铸业的故事吗?不妨就到国公古庙走一趟吧!
哇~这么一个历史宝地,我现在就去看看!
别着急!参观还需提前一天预约哦!咱们先来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参观须知
为减少聚集,稳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如下参观须知:
开放事宜
1、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进场),逢周一闭馆。
2、门票:免费
限流措施
1、疫情期间实行网上实名制预约,游客需提前一天在“禅城区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预约,不接受非预约游客。咨询电话:0757-82258995。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预约
2、日接待量不超过200人;瞬时接待量不超过50人;团队人数不超过20人。
游客须知
1、所有游客均需出示预约短信、电子健康码及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实名登记。
2、所有游客均需佩戴口罩,主动配合体温测量。参观过程中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有发热(体温超过37.3℃)、咳嗽等症状的游客不能进入。
3、户籍(居住)信息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地区的游客在完成必检程序后,应提供有效的《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纸质版)或核酸检测证明,备注登记后方可进馆。
4、为保障游客健康,向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禅城区博物馆将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严格落实场馆消毒与清洁工作,让市民放心游、安心游!
(责任编辑:关霭莹)